教师、考官、文旅人……杨栋的身上有许多“头衔”,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称呼或许是“匠人”。他的匠人精神不仅体现在专于技能、攻于育人,更重要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研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倾注心力将思政元素向专业课渗透 ,给专业课增添温度和情怀。
教学过程中,杨栋格外注重将思政融入课程,从文旅中发掘传统思想,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同时,他致力于在大赛中展现课程思政内容。2022年,杨栋在参赛导游词中加入了对京剧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先生登临泰山时刻下“禦霜”石碣的讲解。2023年,他在学生的自选导游词《泰山岱庙铜亭》中,以青铜铸造技艺“失蜡法”为视角,深入挖掘古代科技文明,探寻失蜡法近千年来的应用与变革,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杨栋最骄傲的事,是指导学生6次获得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一等奖。“我陶醉于与学生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过程。和学生一起研究设计讲解内容,让课程思政在大赛中得到展现,这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杨栋说。在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认识、探索旅游资源,从而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景点探究和写作能力,是他一直奉行且擅长的方式。
赏景思人、以景传情,是杨栋在导游词讲解中着重突出的部分。在介绍蓬莱阁的导游词中,他讲到了崖石上冯玉祥将军题写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冯将军前往胶东考察当地海防情况,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并以“碧海丹心”表达了决心。游客在参观名胜的同时,吸收了历史知识,感受到人文情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感染着。“之前有学生盲目追星,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崇拜的对象逐渐转变成了历史名人、大师能手、大国工匠等。我默默关注着他们的些微变化,每时每刻都很欣喜。”杨栋深知,旅游不仅要面对国内游客,更需要给外国游客讲好中国故事。涉外导游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的角色,于是,他尤其注重学生的英语表达。“学生在参赛时英语导游口语测试是重要一环,平时我也会训练学生用英文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素材已被很多出版单位引用。”杨栋骄傲地说。新的时代背景下,杨栋将传统的旅游教育打出了文旅融合创新牌: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浸润,课程中设置大量传统工艺、美食制作、VR沉浸式体验等。“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相关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大大提升文旅产业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产品标准,给旅游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效率、新便利、新体验、新秩序、新格局和新挑战。”为了满足目前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和学生就业的需求,杨栋一刻不停。“是学校成就了我。正是学校旅游职业教育领先的位置,我才能参与国家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旅游管理职教本科等专业标准的开发制定工作。”在目前197所首批双高计划院校中,青岛酒店管理职院的旅游职业教育处于引领地位,培养体系被很多院校学习模仿。“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下,能和学生们共同创新、一起成长,让我感到格外幸福和满足。”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适应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及社会和经济环境,杨栋说:“我将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